“深入基层就要用脚步测量民意,用服务换取真情。”
“让检察官接‘地气’、沾‘土气’,才能聚‘人气’,法律监督才能更有‘底气’。”
“把法律术语转换成‘大白话’,群众听得懂、能接受,自然受欢迎。带着感情和笑脸下去,带着意见和建议回来,检察工作才有亲和力。”
……
在清丰县人民检察院日前召开的“践行‘三严三实’、深化‘送法五进’”座谈会上,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让与会者听得振奋、记得真切。
两年多来,该院以“送法五进”(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活动为抓手,深入基层察民情,搭建平台听民声,积极作为树形象,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编织服务网:让检察官“沉下去”
“送法五进”活动是该院继开展“百名干警下基层”“送法进万户”等活动之后,在延伸检察职能、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又一创新举措。
不得不提的是,这一系列服务群众的专项活动源于清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裴大伟的一次走访。2011年年底,刚刚履新的裴大伟到清丰县一个偏远的村走访,令他惊讶的是,村民对检察机关及其职能知之甚少,甚至说不清检察院到底是“干什么的”。
“群众不了解检察机关,怎么可能参与、支持和监督检察工作!”在随后召开的党组会上,裴大伟说,群众是检察工作的源头活水,离开群众,检察工作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打开局面,必须敞开大门,迈开步子,主动走出去、沉下去,让群众了解、支持和监督检察工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院围绕延伸检察职能,开展一系列调研走访、酝酿讨论活动,决定以“送法五进”为载体,与遍布全县的2个乡镇检察室、20个检察服务站和各村(社区)联系点串联起来,编织成严密的法律服务网络,将检察服务延伸到最基层,使立体化群众工作更加丰富。
走进才能贴近。为确保活动落实到位,该院明确检察室、检察服务站和联系点岗位职责,要求其承担延伸职能、法律咨询、服务公众等5个方面的19项工作和任务。同时制订挂牌服务、巡回走访、带案下访、民情反馈等配套制度,组织全院检察官走出机关,走进群众,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忧、暖百家心,通过实打实的服务“让检察官沉下去,把形象树起来”。
探索新路径:把服务送上门
“想不到吃医药代表的回扣、用公款购买理财产品沾点儿小便宜,这都是法律不允许的。这次讲座很及时、很有针对性,使我们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增强了坚守法律底线、远离职务犯罪的免疫力。”在“送法五进”活动中,该县医疗卫生系统一位公职人员听了职务犯罪预防讲座后,深有感触地说。
台上几分钟,台下多少功!为办好每场讲座,负责此项工作的检察官们加班加点,可谓备足了“功课”。他们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主动搜集该单位(系统)近年来发生职务犯罪情况,分析犯罪特点及原因,有针对性提出预防对策建议,并“量身定做”讲稿、课件。同时,针对不同受众,播放不同题材的微电影,实现“定制化”预防服务。
这只是清丰县人民检察院探索新路径、把服务送上门的一个缩影。为开展好“送法五进”活动,该院要求检察官注意转换角色,当好检民“联络员”、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员”、指导群众依法控告举报申诉的“引导员”、收集职务犯罪线索的“信息员”、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该院成立以检察长任组长的“送法五进”活动专门机构,整合检察资源,加强协调沟通,构建以政治处牵头、各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对活动中收集到的各类群众诉求和服务需求事项,逐项登记备案或建立档案,并在3日内审查分流,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及时跟踪问效。待办结后,再通过“送法五进”活动予以答复反馈。
据统计,“送法五进”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共散发宣传资料12万余份,征求意见建议190多条;开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180场次,受教育国家公职人员2万余人次;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件,办理公开答复、公开听证案件21件;受理控告举报申诉案件53件;收集职务犯罪线索36件,查办“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21件41人,确保了全县数千万元国家惠农资金安全。
拓展新内涵:传递检察正能量
在校学生小刘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受了欺负”。为了出气,他乘人不备,将对方的高档手机盗走。受理此案后,该院摒弃构罪即捕、即诉的办案理念,及时启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制,经多次走访调查,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实施跟踪帮教。通过法治教育、谈心疏导,使小刘增强了法治观念,并以阳光心态重返校园。
随后,该院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关于为“五失”未成年人重点提供法治保障的实施意见》,拓展对象范围、教育内容,切实加强对“失管、失当、失控、失学、失足”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和法治教育。对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兰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景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石朗贵分别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像这样的创新举措,在“送法五进”活动中还有很多。该院结合办案,寓普法于办案之中,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明法理,让案件当事人既感知法律尊严和权威,又感受到检察官的人性魅力。同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以“送法五进”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办法治讲堂、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使法治成为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文化。
拓展服务职能,强化法治担当,将矛盾排查化解贯穿活动之中,结合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机制。把收集到的群众诉求,依据工作职责,由相关部门人员通过带案下访、案后回访,“面对面”讲法,努力使案件当事人胜败皆服、案结事了。针对因邻里纠纷等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开展检调对接,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送法五进”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帮教涉罪未成年人20人,其中附条件不起诉9人;开展校园普法80余场次;开办法治讲堂、集中宣讲42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6万余人次;促成刑事和解18件,不捕不诉案件74件次,化解矛盾纠纷80件。